作者:謝麗貞醫師、吳雪鳳     (原文刊載於新醫學雜誌第16~18頁)

摘要

    一名二歲女童因溺水造成強直性癲癇持續狀態,無法發聲言語,沒有意識,不 能吞嚥,肢體強直,角弓反張,手腳末端捲曲強硬,停止發育。個案於溺水後一年 中接受各項治療,並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無顯著的療效。之後,個案於三歲多時開始接受密集性的氣功穴壓治療,約半年期間,個案不再角弓反張,身體柔軟,手腳末端放鬆,仍舊沒有意識,但可進食。

 

關鍵詞:穴壓、強直性癲癇、溺水、癲癇持續狀態

 

一、前言

    溺水是兒童常見的意外傷害之一。溺水後,最常見的是因水進入呼吸道導致氣管痙攣所引發的窒息、喉部痙攣或心臟停止跳動;另方面亦可造成吸入性肺炎、臉部及身體各組織嚴重缺氧,導致心臟、呼吸、神經、消化及泌尿系統等器官損害及功能受損,嚴重可致死。溺水兒童獲救,於心肺功能復甦後,亦可能發生昏迷不醒,陣發性癲癇,嚴重者全身出現強直性癲癇與痙攣性的肌肉收縮等症狀。 

    一般治療癲癇是以服用抗癲癇藥物做為治療方法,穩定腦部異常放電的區域,使癲癇得以控制,然而仍有少數病人癲癇的發作是難以控制。特別是癲癇持續狀態(status epilepticus),因其為一種持久性、系列性的發作,在兩次發作之間,沒有完全的恢復期,如果再是屬於強直性癲癇,將引起身體各器官及組織損傷而危及生命(Clark, Brater, Johnson ed., 高雅靜譯,1996:301)。控制癲癇,除了服用藥物,還有一些特殊的食物治療,或是開刀,如果這些方法都難以控制,而病人又無法或不能開刀時,換藥、改變藥物的劑量將會是繼續治療的途徑。然而,在持續治療的過程中,癲癇狀態維持的時間愈長,會造成腦部及身體各器官與組織的嚴重損傷及病變,如引起角弓反張,手腳末端捲曲強硬,停止發育等,要解除或改善此些症狀使其恢復或接近正常,醫院診所的介入治療仍有其侷限。

    因此,從人體的結構或生理功能來看,如能使組織器官進行修復是這類病例最佳的治療方式。穴道是人體自動動力系統的體表的控制樞紐,經過穴道可以左右人體生理的運作;穴壓治療(acupressure)正是啟動人體組織器官自動修復、改善缺陷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此方法以指力的能量代替針灸中的針,控制病人身上的穴道,在病灶處進行操縱治療,刺激身體的修復更新。該法一方面避免針灸侵入性的傷害,一方面可以同時傳輸「氣」給病人,用能量強制干預以增強治療的效果。氣功穴壓治療在臨床上有多方面的功效,在文獻上已有相當多的記載(Hsieh, et al, 2004:168-176; Hsieh, et al, 2010:1-14; Hsieh, et al, 2006:1-14)。此治療方式最大的特點為啟動人體的自動修護系統,其原理在於穴道係控制人體多向式生理功能運作的外在樞紐,可以用「氣」去開啟並控制組織器官的修復與成長,這對於人體結構或生理功能上調整、改變與修正,具有相當顯著的功效。嬰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發育遲緩、生理功能異常或肢體變形者,若能早期接受氣功穴壓治療,透過穴道的能量傳輸及強制轉變生理功能,加速修補和改正肢體的畸形,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二、個案病史

    患者為一名三歲多女童(2006年出生)。於二歲時,掉進養蝦池,溺水造成腦部受傷、感染、肺炎、缺氧等,使腦神經細胞受到損害,而使全身長時間異常放電,造成強直性癲癇持續狀態,無法發聲言語、沒有意識、不能吞嚥,必須插管強制餵食、消化遲緩、可自行呼吸,但肢體結構畸形,骨骼發育不全、變形、肌腱韌帶僵硬與攣縮,肢體強直,角弓反張,手腳末端捲曲強硬,非常瘦弱,且停止發育。個案於溺水後一年中接受各項治療,並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無顯著的療效。

三、穴壓治療

    患者於三歲多時(2009年 5月)開始接受氣功穴壓治療,半年內接受密集治療(2009年5月至2010年 1月),治療總數約120次。每次治療時間約30分鐘,依當次治療部位的不同而有略加增減。

治療約分兩方面:

    1.生理功能的缺失:如吞嚥、呼吸、腸 胃消化、停止發育等。

              以能量傳輸經相關穴道刺激各生 理功能的修復、成長與強壯。 

    2.肢體結構的畸形:骨骼發育不全、變形、肌腱韌帶僵硬和與攣縮,肢體強直,角弓反張,手腳末端捲曲強硬等。

              以能量強行鬆弛肢體骨骼關節的結構,擴大再生長發育的空間,再以相關穴道刺激各肌肉、骨骼與肌腱韌帶的生長,同時調節其運作的協調功能及力量。患者於接受氣功治療療程期間維持一般生活狀態,且未同時接受醫院診所的復健治療。於每次氣功治療後記錄患者之身高、體重、頭圍等基本量測。期間並觀察個案之肌群運用方式如姿勢、肢體肌張力包含角弓反張程度、手腳末 端放鬆度、吞嚥功能等日常生活動作狀態。 

四、結果

    患者第一次接受密集氣功穴壓治前,為三歲多的患者原本為癲癇持續狀態、肢體強直,角弓反張,手腳末端捲曲強硬,不能吞嚥,且停止發育。(圖一)接受穴壓治療後,患者解除癲癇狀態,全身與四肢肌肉鬆弛,可吞嚥,但仍舊沒有意識。這段時間內患者吞嚥能力明顯進步。在生理結構的變化上,患者接受穴壓治療期間的體重已有成長,不再角弓反張,身體柔軟,可進食,手腳末端放鬆。

五、討論-穴壓治療對溺水後癲癇持續 狀態病患的影響

幼兒溺水後癲癇持續狀態造成意識不清、發育遲緩、生理功能損害或肢體變形者,均有其專屬的原因,有些可以改善,有些無法改變。本個案為溺水所造成,卻無適當及有效的治本法,只能症狀處理期能降低日後的影響,但抗癲癇等藥物顯然治療功效不彰。

本個案採取穴壓治療時,已是溺水後一年多的時間,錯失救治黃金期。再加上,病患是在污濁的養蝦池水中溺水,所產生症狀較單純溺水更為複雜,其內部器官受到嚴重感染,特別是腦部感染部分。此使病患長期處於強直性癲癇持續狀態,角弓反張,手腳末端捲曲強硬, 嚴重的程度已危及生命安全,若不解除該狀態,任何治療方式僅是延緩死亡的措施。

    個案改以穴壓治療後,最基本的治療成效是解除癲癇持續狀態。此治療方式一方面傳輸「氣」給病人增強體力能量,另方面則經由穴道採取干預修護,影響身體周邊神經系統,強制轉變肌肉骨骼系統的生理功能,加速自體修補與改正肢體的畸形,使全身與四肢肌肉鬆弛,並改善無法自行吞嚥狀況,進而突破已停止發育的生理狀態,漸次恢復其肌肉與骨骼的功能作用,使病患在身高與體重上有所成長。

    人體的生理機制具有嚴密相互影響的作用,特別是腦部對全身的影響。本個案是腦部異常放電導致顛癇,就常理而言,理應從腦部著手治療,但腦部結構複雜,較不容易治療且耗時,如無法迅速解除病患嚴重癲癇持續狀態,將延誤病情。由於穴壓治療能對周邊神經與腦部中樞神經兩大系統進行獨立分開治療,所以本個案採取優先解決周邊神經系統問題的治療方案,接續再進行腦部中樞神經系統的治療。然而,就在病患初獲治療成效時,卻被其家人傳染病毒性疾病而死亡,使得該治療未能繼續進行,特別是自行吞嚥能力的強化與腦部中樞神經的治療,此為本個案臨床治療最大的遺撼,因為穴壓治療對於能否影響腦部中樞神經,使近似植物人無意識狀態的腦部運作機制恢復功能運作與發展部分,還缺乏臨床治療經驗。由於治療中斷,有關穴壓治療能否影響近似植物人無意識狀態的腦部運作機制,使其恢復功能運作與發展部分,則被迫中止。雖然整個治療計畫止於最初階段的治療遺撼中,但本個案證明穴壓治療能在病人無意識狀態下,針對周邊神經系統進行適當及有效的獨立治療,解除首要危害生命的症狀,並突破治療溺水後生理功能損傷的醫療困境,逐步恢復其運作。至於溺水所造成腻部中樞神經系統傷害的治療部分,雖未能檢證此方法的臨床治療是否具成效,但卻是一個值得再深入研究的治療方法。

參考書目:

Clark, Brater, Johnson ed., 高雅靜譯, 1996。醫用藥理學。台北:合記圖 書出版社。

Hsieh, Lisa Li-Chen Chung-Hung Kuo, Ming-Fang Yen, and Tony Hsiu-Hsi Chen, 2004."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for low back pain treated by acupressure and physical therapy." Preventive Medicine, 39: 168-176.

Hsieh, Lisa Li-Chen et al, 2010. “Effect of Acupressure and Trigger Points in Treating Headach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38(1):1-14.

Hsieh, Lisa Li-Chen, et al, 2006.”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 by acupressure and physical therap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MJ, 332: 696-7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